为什么人民日报称是时候普及高中教育了?

如题所述

日前,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4部门共同印发《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对“十三五”期间我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进行了系统设计、整体谋划。人民日报发文称:是时候该普及高中教育了。


在国民教育体系中,高中是一个特殊阶段。它既是连接九年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重要纽带,也是学生个性形成和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更是提升国民整体素质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基础工程。

十八届五中全会、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87.5%,在剩下的4年时间里,要实现毛入学率90%以上的普及目标,并不是多轻松。


一个偏远山区的高中生,可能怎么也想象不到,大城市的高中校园多么先进;同样,一个发达地区的孩子,也很难理解,在老少边穷地区,能够念到高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地区间的不均衡,是教育面临的一大难题;中西部贫困地区,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最大短板。比如广西,虽然近年来教育面貌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仍然不小:普通高中学位不足,大班额达50.6%,其中28.9%为超大班额;普职发展不协调,普职比为7∶3;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不健全,普通高中债务余额20亿元;教师总量不足,缺编约1.3万名……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称“目前,全国大多数省份的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已达90%以上,只有9个省份毛入学率在90%以下,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其中有3个省份在85%以下,属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因此,《计划》就是要针对中西部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革命老区,把高中阶段教育的底部托起来。”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杜晓利认为,一方面是要解决“有学上”的问题。国家和地方要通过实施一批重大工程项目支持这些地区扩大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如继续实施“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普通高中改造计划”,支持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改扩建校舍、配置图书和教学仪器设备以及体育运动场等附属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要解决“上得起”的问题,提高学生精准资助水平。应当落实好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杂费政策,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不仅表现在数量上,也要体现在质量上。

事实上,千校一面、缺乏内涵、办学模式单一、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发展,正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一大弊病。

针对这些问题,《计划》将提高质量作为攻坚的发力点之一,提出深化课程改革,加强选修课程建设,增强课程的选择性和适宜性;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课程选择、升学就业的指导;推进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改变单纯以升学率评价教育质量的倾向,发挥评价正确的育人导向作用等具体措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