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家为什么宁肯倒掉牛奶也不肯救济饥饿的民众?

在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时候,资本家为什么把牛奶倒掉也不肯分发给饥饿的民众?

经济大萧条的时候,牛奶市场上的有效需求已经崩溃了,通俗讲,企业倒闭破产,人们纷纷下岗的情况下,都会把钱攥手上而尽量减少支出,此时即使牛奶价格降再低,也依然提振不了多少销量。
但是商业活动当中,总成本包括的除了生产成本之外还有交易成本,很大程度上交易成本决定了商品最终价格,这也很大程度上是穷人喝不起牛奶的原因。而任何一个商人都知道,此时把牛奶倒了是最好的选择,可以使自己损失降到最低。倒了损失的也就一点牛奶罢了。就算不倒免费发放,不得像往常一样把奶拉市场去啊?不得雇人发放啊?不得耗费时间跟精力啊?不得维持活动现场秩序啊?万一秩序不好发生点什么不好的事,公安局跟检察院不找你啊?这都是成本。显然当牛奶的市场价格太低,连最基本的物流跟人力成本都补不上的时候,卖牛奶这个行为就已经失去意义,要你是这个商人你也得倒。至于外人(穷人)喝不起喝不上,明显不关自己鸟事,中国有句古话,富则兼济天下,穷则(只能)独善其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1-03
免得打破经济秩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