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韩语中有些词的说法(读音)和汉语一样

如题所述

韩语是韩国的官方语言,在朝鲜称为朝鲜语.现在使用人数约6000万名,主要分布在朝鲜半岛.韩语的词汇分为固有词,汉字词和外来语借词. 韩语的标记方法分为汉字和韩文,汉字是表意文字,而韩文是音素文字,混用2种不同体系的文字.使用汉字的原因是长期和中国的语言接触缘故.在初期主要是单词的借用,后来中国的影响扩大,引入了整个汉字体系.一般认为是在公元4-6世纪左右韩语中开始大量使用汉字.由于长期和中国文化的接触,现代韩语中有60%左右的词汇来自汉语.从古代起,汉字就在韩国的文字生活中起到了支配地位,一直持续到19世纪末. 由于汉字是标记中文而创造的文字体系,要标记和中文完全不同的韩文则非常不恰当.因此从韩国的三国时代开始就不断有人尝试用汉字来标记韩语.最后发现用2种方法来标记.一种方法是抛弃汉字的表意功能,使用汉字的表音功能.比如借用"古"字,不管字的本身意义,来标记韩语发音"".第二种方法是抛弃汉字的表音功能,只使用汉字的表意功能,利用汉字的表意特点来书写韩文单词.如在新罗时代,使用"水"字来表示韩语单词"".同样用该方法可标记人名和地名.用汉字标记韩文的研究工作努力没有停下来,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就是誓记体表记法和吏读,乡札.誓记体表记法是把汉字的排列结合到新罗语的语顺,即把汉字的新罗化.吏读则是对誓记体表记法进行语法补充,让文脉更加清楚.推测吏读大约在公元7世纪左右形成完整的体系,从高丽,朝鲜一直使用到19世纪末.但是吏读主要是吏胥专用的特殊书面语,还用于汉文书籍的翻译. 《训民正音》创建于1443年(世宗25年)12月,在韩国广泛发布是1446年(世宗28年),在标记韩语方面有着独创性和科学性。字母和音素上有着很强的关联性。如字母“”表示舌头接触口腔上壁。字母“"和字母”“都是舌音,但发音更强,所以在”“上面加画构成字母“"。其他字母‘ ·’, ‘ · ·’, ‘ ·’, ‘ · ·’ 也是根据这样的语音原理创制。虽然韩国创建了自己的文字系统,但是在韩国的统治阶层两班中仍然偏好使用汉字。训民正音的字母系统一直到20世纪才开始大量使用。 古代韩民族长期没有本民族的书写文字,所以历史上借用汉字记录韩语,用音读的方法使用汉字表述韩语(朝鲜语),但因为韩语(朝鲜语)同汉语语系上的天然差异,加上汉字量的庞大,普通朝鲜人更没有学习汉文化的机会.直到朝鲜王朝世宗大王创制民族文字韩文.韩文的发明并没有排斥汉字,而且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韩文也不可能取代汉字的地位。在创制韩文的过程中,朝鲜学者先后13次前往辽东,向谪居在那里的明代翰林学士黄瓒请教音韵和发音的表记。尽管如此,韩文一开始就受到来自各方的阻力,当时的崔万里等学者提出:"放弃汉字使用谚文,违背了恭敬中国的思想,等于承认自己不开化。"有关韩文《训民正音》在韩文发明后的第三年才得以正式颁布。在古代朝鲜古籍文献基本都是使用汉字记录的,朝鲜文创制以来长期遭到抵制,直到19世纪初才被民族主义者倡议下才真正属于民族文字,当时也使用汉、韩混用的文字,在朝鲜叫国汉文.后来汉字逐渐退出朝鲜主流文字,目前朝鲜与韩国的主要书写文字就是韩文(朝鲜文),汉字仅仅是辅助文字.韩语(朝鲜语)中汉字词并非全部是中原汉字词,韩语(朝鲜语)中的汉字词包括三部分,第一就是中原汉字词,在汉字引入半岛以后,主要是单词的借用,后来中国的影响扩大,引入了大量古汉字词.一般认为时间在公元4-6世纪左右.虽然近代以来朝鲜文逐渐取代了汉字,但是朝鲜语中的汉字词却无法被取代。韩语中的汉字词大部分来自古汉语,像车站称为"驿",书称为"册",酒杯称为"盏"。而且由于韩文发音比较少,几个汉字只有一个韩文相对应,只用韩文(朝鲜文)经常不能将一些同音词汇的意义区分出来,完全使用韩文(朝鲜文)容易产生混淆,有些词汇不标明汉字就不知道确切的称呼。所以在韩文创制之后的几百年里,朝鲜半岛的语言书写形式还是以汉字为主,后来汉字、韩文混合使用,汉字词使用汉字,其余使用韩文。这种混合型文字形态渐渐成为朝鲜半岛通用的文字形式的主流。但在1910年日本占领朝鲜半岛以前,官方文书,典籍制作、科举取士仍使用汉字。第二是日源汉字词,近代东亚日本开化最早,日本人组合新造了不少新汉字词,这些新生的汉字词同时传到中国和朝鲜半岛, 另外朝鲜人在长期使用汉字过程中也自己音注或组合了一些汉字词,这些汉字词在中国日本都没有使用.由于汉字文化的长期影响,现代韩语中仍然有近50%的汉字词语.汉字虽然退出韩语(朝鲜语)主要书写舞台,但汉字仍然是韩国的辅助文字,作为古代东亚通用文字的汉字仍然将影响韩语(朝鲜语).另外现代韩语也出现西式外来语增多的趋势.这也符合韩语标音语言的特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