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舍勒铜锌矿田区域地质地球化学异常结构模式

如题所述

阿舍勒铜矿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铜矿勘查的重大突破之一,现已证明它为一大型富铜矿床,且共生、伴生有多种有益组分,工业价值极大。基本为一隐伏矿床,成因类型属海相火山岩型。该矿床所属景观条件为我国北部半干旱荒漠景观区。

图3-1-6 福建紫金山铜金矿田区域地质地球化学异常结构模式

3.1.2.1 矿田区域地质环境

该矿田的大地构造位置位于阿尔泰褶皱系南阿尔泰优地槽褶皱带西带,北与阿尔泰山冒地槽褶皱带、南与额尔齐斯挤压褶皱带相邻,西北与前苏联的矿区阿尔泰顺接。玛尔卡库里大断裂通过本区。区内以NW、NNW向断裂为主,尤以矿田处发育。矿田分布在区域性断裂旁侧次级NW、NNW向断裂的交汇部位。该区已发现有几个火山机构。

区域性地层有D2-3qw的页岩、砂岩、千枚岩及凝灰岩;D2t的砂岩、页岩、石英斑岩、千枚岩、凝灰岩、灰岩及粉砂岩;D2a的英安质凝灰岩、角砾凝灰岩、集块岩及砂岩、页岩;O2+3hb页岩、砂岩、粉砂岩。赋矿地层是中泥盆统阿尔泰组(D2a)的一套中酸性海相火山-沉积建造(图3-1-7)。

图3-1-7 阿舍勒矿田简化地质矿产图(据江西地矿局物化探队1∶20万哈巴河幅地质矿产图,1988;及范忠信等,1993年资料缩编)

1—页岩、砂岩、千枚岩及凝灰岩;2—砂岩、页岩、石英斑岩、千枚岩、凝灰岩、灰岩、粉砂岩;3—英安质凝灰岩、玄武岩、角砾凝灰岩、集块岩、砂岩、页岩;4—页岩、砂岩、粉砂岩、5—电气石白云母花岗岩;6—二云母花岗岩;7—黑云母花岗岩;8—黑云母斜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9—斜长花岗岩;10—石英闪长岩;11—辉长闪长岩、闪长岩;12—矿床(点);13—火山机构;14—断层;15—挤压破碎带

区内华力西期岩浆活动频繁,主要有斜长花岗岩(

)、石英闪长岩(δO4)、黑云母花岗岩(

)及辉长闪长岩—闪长岩(

)。斜长花岗岩和辉长闪长岩—闪长岩杂岩体可能与成矿作用有关。

矿区内已圈出8个矿化蚀变带。岩石蚀变种类有:硅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重晶石化等,具综合蚀变现象。容矿岩石综合蚀变为: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硅化、重晶石化。次生蚀变有:次生石英岩化、褐铁矿化、孔雀石化、钾矾化等。

3.1.2.2 矿田区域地球化学异常分布特征

经对比研究各单元素异常,结合矿田地质背景,将与该矿田成矿作用相关的元素异常划分如下:

(1)成矿元素异常组合:Cu-Zn。

(2)指示元素异常组合:

① 直接指示元素异常组合,Cu-Zn-Ag-Cd;

② 间接指示元素异常组合,Hg-Sb-Mo-Au、W-Sn-Bi;

③ 成矿环境元素异常组合,Fe-Mg-Co-V、Na-Si-Nb-Be-Th-Zr、As-B。

1)成矿元素异常分布特征

本矿田的已知成矿元素为Cu、Zn。它们的多元素正异常出现于已知矿上方,分布于赋矿地层(D2a)和

与νδ4岩体中。异常受NW向构造控制明显而呈NW走向。面积约88km2。与区域上出现的其他几个异常相比,出现在矿床上的这个异常是分布在D2a地层及其与岩体的接触带周围,而其他三个异常则主要分布于岩体或地层中。说明矿床上出现的Cu-Zn异常是与成矿作用密切相关的,而且成矿作用是受NW向构造岩浆活动制约的(图3-1-8)。

2)指示元素异常分布特征

(1)直接指示元素异常分布特征

Cu、Zn、Ag、Cd为本矿床的成矿元素和伴生元素,其多元素正异常的分布特征与成矿元素Cu异常相同,但前者较后者反映的信息量要大。而且,矿异常的面积略大,也出现了浓集中心。说明Cu-Zn-Ag-Cd的多元素正异常与成矿作用有直接的成因联系,可以做为矿田异常,用于Cu多金属矿化的直接指示(图3-1-8)。

(2)间接指示元素异常分布特征

① Hg-Sb-Mo-Au

如图3-1-8所示,Hg-Sb-Mo-Au多元素正异常以矿田上的异常最为特殊,它的面积较矿田异常大,紧紧包围着矿田异常,NW走向,分布趋势特别是空间位置也与矿田异常一致,异常主体在挤压破碎带的右侧,D2a及其与岩体的接触带和岩体中。说明Hg-Sb-Mo-Au异常与成矿作用有关,可以指示成矿作用的存在。

② W-Sn-Bi

在区域上(图3-1-8),W-Sn-Bi的多元素正异常主要沿NW向破碎带分布,出现于泥盆系地层及其与岩体接触带,显然它的分布与构造活动有关。在矿田异常范围内没有出现W-Sn-Bi异常(有面积很小的Bi异常),矿田异常及其指示元素Hg-Sb-Mo-Au异常的强度也不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阿舍勒Cu-Zn矿隐伏较深,地表仅有铁帽出露。因此,这种异常结构—强度低但面积较大的前缘元素异常(Hg、Mo、Sb、Au)包围着强度不高的成矿元素及伴生元素异常(Cu、Zn、Ag、Cd),没有或面积很小的尾部元素异常(W、Sn、Bi),可能是隐伏铜多金属矿的区域异常特征。

图3-1-8 阿舍勒矿田多元素异常图

3)成矿环境元素异常分布特征

(1)Fe-Mg-Co-V

Fe、Mg、Co、V为铁族元素异常,它们主要与基性岩有关。在破碎带右侧的赋矿地层之中酸性火山岩上却出现它们的正异常,而且恰好包围了已知矿和火山机构,异常走向NW。说明这个异常的出现是与成矿作用有关的,反映一种富铁的成矿地球化学作用(图3-1-8)。

(2)Na-Si-Nb-Be-Th-Zr

这是一组我们称之为碱性元素的异常。在本区它们的正异常主要与花岗岩有关。在矿田内的赋矿地层上出现了它们的负异常并包围已知矿,与矿田异常重合较好(图3-1-8)。

前已述及在矿田范围内的赋矿地层上出现有Fe-Mg-Co-V正异常,与碱性元素负异常对比看,在矿田上两者有重合。虽然这两组元素的异常重合较小,但是将它们与赋矿地层的性质、矿床的位置和成矿元素异常对比,仍然可以得出成矿过程中在区域上可能发生了富铁贫碱的地球化学作用的认识。

(3)As-B

在勘查地球化学中,As、B均是与构造密切相关的元素。在本区内,As、B的单元素正、负异常空间重合性不好,分布趋势也不一致。若将矿田异常投影到这张图上(图3-1-8),便可发现As、B的正、负异常围绕矿田异常分布在其周围,且以矿田异常范围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而在矿田异常范围内形成一个“中空地带”,与前述紫金山矿田之B、Ba异常的分布特征类似。可能反映这一地区的大火山机构,也可说明矿田受火山活动的控制。

3.1.2.3 矿田区域地质地球化学异常结构模式

由上述矿田的区域地质、地球化学异常分布特征可看出它们具有清晰的结构特征。

1)矿田地质特征结构模式

NW向构造破碎带及其次级NW向断裂构造密集部位,有中泥盆统阿尔泰组的中酸性海相火山碎屑岩地层,以英安质凝灰岩、角砾凝灰岩、集块岩为主;附近有华力西期斜长花岗岩与闪长岩杂岩体,并有火山机构构造(图3-1-9)。

2)矿田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结构模式

在上述地质环境中,在中酸性海相火山碎屑岩及其与岩体接触带周围,出现范围较大的Hg-Sb-Mo-Au多元素正异常,在其范围内出现Cu-Zn-Ag-Cd之多元素正异常,两者空间叠合度很高,包围已知矿,W-Sn-Bi异常不出现或很小。在Cu-Zn-Ag-Cd的多元素正异常内出现一组铁族元素(如Fe-Mg-Co-V)的多元素正异常和一组碱性元素(如Na-Si-Nb-Be-Th-Zr)的多元素负异常,且两者重合,包围已知矿。As、B的单元素正、负异常空间位置不重合,围绕Cu-Zn-Ag-Cd正异常周围分布,而在其异常范围内不出现B、As的异常。总之,上述各组异常在赋矿地层及其与岩体接触带上分布且明显受NW向构造带控制,以间接指示元素异常范围最大,直接指示元素异常包在其中,其他组异常或与之重叠或围绕其周围分布,构成了清晰的本矿田所特有的,反映隐伏铜矿特征的多元素区域异常空间分布结构(图3-1-9)。

图3-1-9 新疆阿舍勒铜锌矿田区域地质地球化学异常结构模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