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正史的可信度通常高于野史?

如题所述

正史的保存相对比较好,也比较完整,朝廷是不太能够干涉史官记录的史实的,所以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再者,作为朝廷下令编辑的史书,能够搜集到的资料要比野史多;野史有可信度高的,也有低的,因为不是官方的记录,也不可能像官方有大量史籍可以查阅,所以会有一些捕风捉影的文字;

下面是正史和野史的释义,希望有所帮助:

·正史,是史官(或史家)对历史的详实记录,有别于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即所谓的野史,古代有“稗官野史”的说法。

正史一词最早见于阮孝绪的《正史削繁》,有正史之名,始见于《隋书·经籍志》,因纪传体《史记》、《汉书》之书,以帝王(本纪)为纲,故称正史。至清乾隆四年修《四库全书》,确定《史记》至《明史》24部正统纪传体史书为正史。而其间的“三史”、“四史”、“七史”、“十一史”、“十三史”、“二十一史”、“二十二史”、“二十四史”、“二十五史”、“二十六史”都可称作正史,《二十五史》之中,字数最少的史书是《陈书》,大约20万字,字数最多的是《清史稿》,大约500万字。《明史·艺文志》又分为纪传、编年二体,故编年体亦可称正史。

·野史,又称稗史,是指正史上没有纪录,多是民间的街谈巷说、遗闻佚事,并非真正的历史。但野史不一定是假的,但也不是完全正确的,《汉书·艺文志》引如淳之言,“细米为稗,街谈巷说,甚细碎之言也。王者欲知里巷风俗,故立稗官,使称说之”。

相对于中国历朝正史数千年皆儒家士大夫集团把持编修,须符合儒学意识形态单一标准取舍,多有曲笔或偏袒隐瞒,造成纣王“天下之恶皆归焉 ”,因此正史也不一定就是真相,所谓“初唐无信史”,唐太宗因玄武门之变而大改唐初历史,使得后世帝王多仿之,如苻坚亦涉嫌改史。野史在研究中国历史挖掘真相上,颇具参考价值及贡献,不宜轻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1-11
事实上就是这样,与思维定势无关。

首先,正史的资料来源都是史官的记录,是第一手资料,而野史多是经过了百转千传,玩过传话游戏的都知道,传几次就面目全非了。

第二,司马迁传下的好传统,正史史官多重名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传统正派的封建官吏(当然那几部粗制滥造,极少考辨的除外)像魏征、欧阳修等等。他们在写史的时候都有很强的责任感,为天下计,秉笔直书,以警鉴后人。而一些野史作者也重名,但比较注重与众不同,多记奇闻怪谈。

第三,野史撒谎往往说的记载的很详细,仿佛身临其境。正史就算是撒谎,在大多数时候也会很隐晦的告诉你他撒了谎。比如唐宪宗被杀,比如宋朝的“斧声烛影”,把《宋史》中太宗一脉帝王的表现一看,太宗杀兄篡位几成定局。他在撒谎的时候往往一笔带过,但正史的篇幅很长,在前后往往会透露很多信息,这样,也基本可以推断出发生了什么。

当然我把正史夸的像朵花,并不是说野史一无是处。野史写得较为生动,确实也记录了不少信息,许多野史也为后代所修的正史采纳。所以在采纳的时候,要结合各方面史料,本人情,穷事理,结合考古发现和科学技术,综合判断。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11-11
正史一般由官方人士执笔,即使非官方也会做实际考察,经过严格甄别书写,然后才会成为正史,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可信度。同时,也是可以保存的比较完备,直接证据比较充分,更有说服力。

而野史往往流于民间,传播途径往往是嘴巴。而嘴巴这东西是最靠不住的,你刚说的话,别人转述就会不同,这样,野史在本来就没有很多事实依据的情况下变得越来越夸张,有些到最后不可信而成为垃圾,有的还可以继续流传,但这种流传始终都只是大家的一种茶余饭后的谈资。而且在进行人文研究的时候,这种证据往往是因为口头传播而被后来非官方人士弄成的书籍,可信度很低,一般不能作为直接证据,只能作为旁证或引证。
第3个回答  2008-11-11
总的来说,“正史”:是官方撰写或记载而成的,“野史”:是私人撰写并流传下来。所以正史可行度高啊!

=================================================================

正史
以帝王传记为纲领的中国史书。始见于南朝梁阮孝绪
《正史削繁》。《隋书·经籍志》将《史记》、《汉书》等
以帝王传记为纲的纪传体史书列为正史,居史部书之首位。《明史·艺文志》又以纪传、编年二体,并称正史。清乾隆年间的《四库全书》,确定《史记》至《明史》的24部正统的纪传体史书为正史(见二十四史),并确定凡不经皇帝批准的不得列入。1921年,北洋军阀政府又增《新元史》,合称二十五史。

野史
私人撰写的史书。相对于官方所修史书而言,体例不一。最早以野史名书者,为中国唐昭宗时沙仲穆所著《太和野史》10卷。其后作者甚多,以宋、明两代为最。其内容多为奇闻异事、闾巷风俗、统治者的秘事。

我国史学界一般只把二十四史加后来的清史稿作为正史研究。
第4个回答  2008-11-11
这个问题本身就不很合理,并不是所有的正史都可信.因为正史是帝王身边的人所写帝王之事,自然有一些丑闻不便直言.不是每个朝代都有司马迁的.这些历史资料就需要靠一些道听途说来收集比较接近事实的说法.而这些正史里面就没有.野史的范围广,而且他们所记录的内容并不是全部一致,因此不可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