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精神的认识,不少于300字,谢谢,急急急

如题所述

自由精神:大学精神的灵魂,包括思想、学术、言论自由。
独立精神:独立人格,独立思想,独立判断。
人文精神:人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与自身关系的价值观及行为规范。包括高人的价值,追求自身完善及实现理想世界及理想人格;道德精神,主体意识,理性原则,个性解放,自由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等。
科学精神:包括科学研究才能、科学良心和科学道德。
创新精神:大学是探索、发现、传播新知识的场所,大学的创新精神包括培养发明家;以新思想、新制度推动社会进步;培养具有开拓创新人才;改造和发展大学自身。
批判精神:以真理为唯一标准的价值观及由此形成的追求真理、批判错误、纠正错误的行为规范及精神气质。 包括以批判的眼光看文化:各种思想观念在批判与反批判和交锋中发展;与批判和监督中发挥大学自身作用。

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 ,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面临知识经济的机遇和挑战,建设 “大学精神”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大学精神”的本质特征概括为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

如何塑造、发扬大学精神:
正因为大学精神对大学的存在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每所大学都应塑造或发扬符合本身实际的、满足时代及未来需要的精神,从而保持大学的生命之树常青。虽然不同的大学有不同的大学精神,但在大学精神的塑造或发扬方面,却有着许多共性的条件,表现为:
1、选择校长至关重要。
治校要有校训,校训乃一校精神风貌的体现,且与一校之长的治校理念关系甚密。校长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克拉克在《大学的功用》一书中认为大学校长必须具备三种品质:决断、勇敢、坚韧,校长是集多种社会角色于一身,既是领导者、教育家、创新者、教导者、信息灵通人士;又是官员、管理人、继承人、寻求一致的人、劝说者、瓶颈口;但他主要是一个调解者,作为调解者的头等大事就是相安无事?如何使“七十二行不和谐的派别相调和”。校长是大学的灵魂人物和神经中枢,好的校长是带起一所好的大学的前提条件。北大没有蔡元培不可能成为新文化的中心,清华没有梅贻琦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声名鹊起,南开没有张伯苓也很难获得长足发展。而这些大学的声望之所以与日俱隆,关键在于拥有一批像蔡元培、梅贻琦、张伯苓这样的校长,他们有共同的追求,有前承后继的使命感,能够维护并发扬已确立的大学精神。而之所以能拥有一批这样的校长,是因为这些大学建立了良好的校长选拔机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校长是向社会公开招聘的,他们多为学贯中西、思想开放、又有爱国热情的仁人志士。因此,一所好大学,必须要有好校长,而最重要的是要有选拔好校长的运行机制。新中国成立以后,大学校长多由本校内部产生或由上级委任,开拓意识不强,对大学的生存与发展缺乏持续性战略思考,对大学精神的内涵理解不深、重视不够。美国学者欧内斯特博耶说,“在确认大学校长的中心作用时,我们要提出一个问题:校长是否为大学提出了鼓舞人心的宏图大计和远景规划?”所以,重建良好的校长选拔机制很有必要,使大学并不因一个好校长的离去而放弃大学应有的追求和使命。
2、建设校园文化义不容辞。
大学是知识分子思想自由奔放的家园,大学精神就充分体现、弥漫于校园文化中。较之于社会的其他角落,大学校园显得更为纯净。身居其中的大学人也不知不觉地受校园文化的影响和熏陶,而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质。正如,人们总体认为北大人好动、灵活、争强好胜,而清华人好静、踏实、谦虚谨慎一样,特定的校园文化熏染出特定的群体个性,特定的群体个性中透露和折射出特定的大学精神。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载体,大学精神的塑造或发扬应与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同步进行。值得注意的是,校园文化不仅包括物质文化,还包括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而且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比物质文化(校园环境建设)更为重要。现在很多大学只重视校园环境-硬件方面建设,而相对忽视校园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软件方面的建设。因为校园环境的改善是看得见的,而制度和观念文化的建设却不能很快收到成效。这种短视行为,使大学校园文化中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成为“软肋”,带来了不少显而易见的不良现象。学生读书于校园,潜心做学问的少,意在出国深造谋好职业、浮于跟随社会潮流的多;校外投影厅、酒吧打折优惠的海报比校园学术讲座的海报更有气势;学年伊始各社团纷纷招兵买马一阵热乎过后,就偃旗息鼓……,校园内,除了树林中晨读的身影和图书馆埋头苦读的情景让人心动外,还有多少值得品味的“文化”,又怎能使学生对大学产生归宿感,怎能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呢?“校园文化是通过对大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的全面培养,形成健全的人格素质,把体现大学精神的科学态度、文明风范、价值观念等带到社会,影响和感染其他人。”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是精神、价值、作风和理想追求,美丽的校园环境只能给人留下表面印象,而校训、学风、教风、传统、讲座等价值层面的成分才真正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实实在在的影响。因此,塑造或发扬大学精神也必须不断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尤其是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的建设。
3、师生关系有待改造。
教师和学生是大学校园永恒的主人,正由于他们的共同努力,才建设了大学精神,发扬了大学精神,改造了大学精神。由此可见,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大学精神的形成,而且有利于大学精神的延续。虽然大学生在生理上已成熟,独立性和自主性所增强,但他们的进一步发展仍然离不开教师的引导;虽然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提高、自我教育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对教师的传统地位有一定冲击,但教师的形象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举止。“传道、授业、解惑”本应成为教师的光荣职责,每一个学生也都应具有尊师重道的基本品质,教师与学生理应在多边交流中建立亲密的、互助的合作关系,共同探讨生活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和万物的真理。然而,随着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的冲击,以及腐朽、落后思想的传播,大学围墙里的师生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和学生的距离越来越远,上完课后,教师夹起讲义就走,平时几乎不和学生交流,上了一学期的课,认不得几个学生的现象司空见惯,教师成为一个地道的“教书匠”。师生之间缺乏基本的沟通,缺乏心与心的交流,深厚的师生情谊自然就无从谈起;不少教师放弃了两袖清风的知识分子形象,业余兼职,下海经商,锱铢必较,言必称利,遮掩了教师头顶的神圣光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教师的敬重;有的教师对学生亲疏有别,甚至做出违背原则的事情,如不及格的学生给任课教师送点礼,就可以顺利过关,这必然会有损教师的形象;更有甚者,个别教师师德败坏,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动摇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神圣地位,严重破坏了教师的整体形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学生很难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教师也失去了来自学生的敬重,师生关系渐趋冷漠。大学教师与学生感情的淡漠,既制约了大学精神之花的盛开,又加速了大学精神之花的枯萎、凋谢。所以,在当前条件下,改造师生关系不仅非常必要,而且还十分迫切。雅斯贝尔斯说得好,“大学的理想要靠每一位学生和教师来实践,至于大学组织的各种形式是次要的。如果这种为实现大学理想的活动被消解,那么单凭组织形式是不能挽救大学生命的,而大学的生命全在于教师传授给学生新颖的、合乎自身境遇的思想来唤起他们的自我意识。”(《什么是教育》,邹进译,三联书店出版,1991)大学精神的塑造是广大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大学精神的发扬,也需要广大师生共同维护。作为大学主人的教师和学生,应当建立自由、平等、和谐、互助、充满人情味而又不违背原则的亲密关系,成为追求真理道路上的合作伙伴。这种师生关系的确立、巩固与代代相传,不仅是大学精神酝酿与产生的基本条件,也是大学精神长盛不衰的根本保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