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标准样地示例

如题所述

1. 国家级标准样地 1

国家级标准样地 1 所在分等单元编号为 445121010302,位于潮州市潮安县庵埠镇薛陇一村,用途为基本农田,利用现状为水田。该标准样地土层深厚,土壤质地为重壤土,有机质含量为2.74%,pH 值为 5.65,剖面构型为通体壤,地下水位低,田面平整,灌溉条件 1 级,排水条件 2级。国家级标准样地 1 景观及剖面见图 7-1。

图7-1 国家级标准样地1景观及剖面图

2. 国家级标准样地 2

国家级标准样地 2 所在分等单元编号为 445121053003,位于潮州市潮安县东凤镇堤边村,用途为基本农田,利用现状为水田。该标准样地土层深厚,土壤质地为重壤土,有机质含量为2.67%,pH 值为 6,剖面构型为通体壤,地下水位低,田面平整,灌溉条件 1 级,排水条件 2 级。国家级标准样地 2 景观及剖面见图 7-2。

图7-2 国家级标准样地2景观及剖面图

3. 国家级标准样地 3

国家级标准样地 3 位于番禺区灵山镇庙贝村,所在分等单元编号为 440113113203144。该标准样地具有代表性,能代表番禺农用地状况,是该区农业生产条件和土地质量最好的耕地。

番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21.9℃,最冷月 1 月份平均气温仍达 13.3℃,而7 月份平均气温为 28.4℃,年无霜期在 340 天以上,平均年积温 8000℃,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655.7 毫米。

该标准样地土壤类型属泥肉田。耕层较厚,为 7 ~ 21 厘米 ,砂泥比例适中,结构松软,呈蜂窝状,耕耙易,黑色泥油多,露田易起泥珠。供肥力强,后劲也稳定。土体结构良好,保水保肥,疏水透气。酸碱度适中,无铁锈等毒质。其剖面特征如下:① 0 ~ 21 厘米:黄灰色,壤土,蜂窝状结构,松软,有少量锈斑纹,孔隙多,根多而粗,酸碱度 7 ;② 21 ~ 46 厘米:黑灰色,粘壤土,块状结构,稍坚实,有明显锈斑纹,孔隙少,根系多,酸碱度 7.2 ;③ 46 ~ 100 厘米:灰黄色,粘壤土,块状结构,软松,铁锈斑明显,孔隙较多,根系少,酸碱度 7.3。

该标准样地位于平原区,地形平坦,海拔低于 10 米。农田基本建设状况较好,基础设施健全,样地平整,完全保证灌溉,排水设施健全。水稻单产850千克/亩。离城区较近,交通便利,集约程度高,主要农作物经济效益级别较高,土地利用系数早稻为 0.722,晚稻为 0.661,土地经济系数早稻为 0.687,晚稻为 0.638。国家级标准样地 3 景观及剖面见图 7-3。

图7-3 国家级标准样地3景观及剖面图

4. 国家级标准样地 4

该标准样地位于揭阳市揭东县炮台镇,是基本农田保护区。所在的分等单元编号是4452210503005,属集体土地,该单元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是 3128,利用等指数是 2671,经济等指数是 2269。

该标准样地的土壤类型为潴育型水稻土中的泥肉田土属,耕层有机质含量为 1.87%,表层土壤质地为中壤土,土层深厚,结构良好,耕层松软、肥,保水保肥性能好,土体构型为壤 / 粘/ 粘,无障碍层,不存在土壤侵蚀和污染状况。此土属是长期耕作、精心培育、熟化的高产田。

图7-4 国家级标准样地4景观及剖面图

该标准样地地处平原,地势开阔平坦,地形平缓,坡度 <2°,地下水位较深,潜水埋深大于 60 厘米,地块大,地面平整。面积为 178.5 亩。农田水利设施较为完善,灌溉保证率为充分满足,排水条件好,不易发生洪涝灾害,田间道路通达性好。水稻近 3 年的标准粮产量为 1371千克 / 亩。区位好,交通便利,位于国道附近。主要种植作物为早稻、晚稻、甘薯,水稻的土地利用系数和土地经济系数分别为 0.8538 和 0.8496。国家级标准样地 4 景观及剖面见图 7-4。

5. 国家级标准样地 5

该标准样地位于揭阳市京冈办事处凤南村,所在的分等单元编号是 445204010421,属集体土地,该单元自然质量等指数是 3158,利用等指数是 2690,经济等指数是 2238。

该标准样地的土壤类型为潴育型水稻土中的河流洪积冲积土田土属的泥肉田,深褐色,耕层有机质含量在 3%以上,表层土壤质地为中壤土,土层深厚,结构良好,耕层松软、肥,保水保肥性能好,土体构型为通体壤,无障碍层,不存在土壤侵蚀和污染状况。此土属是长期耕作、精心培育、熟化的高产田 。

该标准样地地处平原,地势开阔平坦,地形平缓,坡度 <2°,地下水位较深,潜水埋深大于 60 米,地块大,地面平整,面积为 237.83 亩。农田水利设施较为完善,灌溉保证率为充分满足,排水条件好,不易发生洪涝灾害,田间道路通达性好。近3年的标准粮产量为1490千克/亩。区位条件很好,位于凤南村和余厝村交界处。主要作物为早稻、晚稻、冬甘薯,土地利用系数和土地经济系数分别为 0.8519 和 0.8319。国家级标准样地 5 景观及剖面见图 7-5。

图7-5 国家级标准样地5景观及剖面图

6. 国家级标准样地 6

标准样地位于揭阳市溪南办事处东寨村,所在的分等单元编号是 445204031001,属于基本农田保护区。

该标准样地的土壤类型为潴育型水稻土中的河流洪积冲积土田土属的泥肉田,深褐色,耕层有机质含量在 3%以上,表层土壤质地为中壤土,土层深厚,结构良好,耕层松软、肥,保水保肥性能好,土体构型为通体壤,无障碍层,不存在土壤侵蚀和污染状况。此土属是长期耕作、精心培育、熟化的高产田。

该标准样地地处平原,地势开阔平坦,地形平缓,坡度 <2°,地下水位较深,潜水埋深大于 60 米,地块大,地面平整,面积为 432.19 亩。农田水利设施较为完善,灌溉保证率为充分满足,排水条件好,不易发生洪涝灾害,田间道路通达性好。近3年的标准粮产量为1496千克/亩。区位好,交通便利,位于东寨村和梅兜村交界附近,榕江支流北江南岸。主要种植作物为早稻、晚稻、冬甘薯,土地利用系数和土地经济系数分别为 0.8519 和 0.8319。国家级标准样地 6 景观及剖面见图 7-6。

图7-6 国家级标准样地6景观及剖面图

7. 国家级标准样地 7

该标准样地位于电白县林头镇文车村,所在的分等单元编号是 440923007021001,位于蚬岗镇富佛村。利用类型为灌溉水田,土壤母质由河流冲积物发育而成,剖面构型为通体壤。耕作层表层为壤土,湿润疏松,呈暗棕灰色,颗粒细,团粒状结构,孔隙度发育完全,含有大量动物残余和植物根系。耕作层下部呈灰黄棕色,含水分较多,较潮湿,根系组织较多,整个耕作层厚度为 25 厘米。犁底层呈炭黑色,夹带有红色,潮湿,颗粒细腻,土体稍紧,有少量植物根系组织,厚度在 20 厘米左右。心土层呈黄红色,潮湿,土体紧实,有铁锈斑纹,根系痕迹少。母质层为壤土,较湿,厚度在 50 厘米左右。

经观察,该标准样地无钙结核、侵入体和障碍层,灌溉设施较好,排水条件优,距居民点较近,耕作便利。早稻多年平均产量在 7500 千克 / 公顷以上,晚稻多年平均产量在 7500 千克/ 公顷以上。年平均气温为 26℃,积温为 8115℃,无霜期为 340 天,年均降水量为 1750 毫米。其土地利用类型为水田,属泥底田,土层较深厚,剖面构型为通体壤。国家级标准样地 7 景观及剖面见图 7-7。

图7-7 国家级标准样地7景观及剖面图

8. 国家级标准样地 8

该标准样地位于高州市宝光街道八角山村,所在的分等单元编号是 440981014013016。其利用类型为灌溉水田,土壤母质为河流冲积物,剖面构型为通体壤。耕作层土质为重壤,干旱时硬、龟裂,湿水时粘实,呈淡灰色,块状结构,孔隙度发育完全,植物根系组织中等,有铁锈,保水保肥力强,整个耕作层厚度为 30 厘米左右。犁底层呈灰黄色,块状结构,土体紧实,有少量植物根系组织,厚度在 15 厘米左右。潴育层呈灰黄色,棱柱状结构,土体较紧,有锈斑,潮湿,有少量根系组织,厚度在 40 厘米左右。母质层为黄灰色,较软。

经观察,标准样地无侵入体和障碍层,灌溉设施较好,排水条件优,耕作便利。早稻多年平均产量为 7500 千克 / 公顷,晚稻多年平均产量为 7500 千克 / 公顷。国家级标准样地 8 景观及剖面见图 7-8。

图7-8 国家级标准样地8景观及剖面图

图7-9 国家级标准样地9景观及剖面图

9. 国家级标准样地 9

该标准样地位于高州市新垌镇中和村,所在的分等单元编号是 440981019017013。土地利用类型为灌溉水田,土壤母质为花岗岩、片麻岩的风化物,剖面构型呈通体壤。耕作层表层为轻壤,干旱,疏松,呈灰褐色,粒状结构,孔隙度发育完全,植物根系组织发达,动物活动遗迹较少,整个耕作层厚度为 25 厘米左右。犁底层呈灰褐色,潮湿,块状结构,土体紧实,有少量植物根系组织,厚度在 20 厘米左右。母质层为深灰色,较湿,较软,厚度在 50 厘米左右。

经观察,该标准样地无侵入体和障碍层,灌溉设施较好,排水条件优,耕作便利。早稻多年平均产量为 8250 千克 / 公顷,晚稻多年平均产量为 6750 千克 / 公顷。国家级标准样地 9 景观及剖面见图 7-9。

10. 国家级标准样地 10

该标准样地位于兴宁市刁坊镇罗坝村,所在的分等单元编号是 4414810502001,属集体土地,该单元自然质量等指数是 3215,利用等指数是 2972,经济等指数是 2644。

该标准样地的土壤类型为潴育型水稻土中的泥肉田土属的泥肉田,层次分明,耕作层深厚,质地为轻壤至重壤土,砂泥比例适中,呈碎块状或微团粒结构,通透性好,松软肥滑,耕性好,有机质、全氮、全钾丰富,磷素中等,有机质含量平均为 3.95%,全氮为 0.195%,全磷为0.163%,全钾为 2.2%。耕作层酸碱度微酸至中性,犁底层呈块状结构,质地中壤至重壤,较紧实,具有适当的托水托肥能力和渗漏能力。潴育层质地中壤至重壤土,有利于上下层水分和物质交换,利于作物根系的深扎。泥肉田是经过农民长期增施农家有机质肥,精耕细作、高度熟化的高产水稻土。

该标准样地地处平原,地势开阔平坦,地形平缓,坡度 <2°,地下水位较深,潜水埋深大于 60 米,地块大,地面平整。农田水利设施较为完善,能充分满足灌溉,排水条件好,不易发生洪涝灾害,田间道路通达性好。水稻近3年的标准粮产量为1077千克/亩。区位好,交通便利。主要作物为早稻、晚稻,土地利用系数和土地经济系数分别为 0.9244 和 0.8896。国家级标准样地 10 景观及剖面见图 7-10。

图7-10 国家级标准样地10景观及剖面图

11. 国家级标准样地 11

该标准样地位于廉江市塘蓬镇那榔村,所在分等单元编号是 440881170400,土地利用类型为灌溉水田,土种为麻砂泥田,土壤母质为花岗岩的风化物,剖面构型呈通体壤。耕作层表层为中壤,较湿润,疏松,呈淡灰黄色,碎块结构,孔隙度发育完全,植物根系组织发达,动物活动遗迹较多,整个耕作层厚度为 20 厘米左右。

经观察,该标准样地无侵入体和障碍层,灌溉设施较好,排水条件优,耕作便利。早稻多年平均产量为 6500 千克 / 公顷,晚稻多年平均产量为 6500 千克 / 公顷。国家级标准样地 11 景观及剖面见图 7-11。

图7-11 国家级标准样地11景观及剖面图

12. 国家级标准样地 12

该标准样地位于清远市清城区洲心街道塘坦村,所在的分等单元编号是 4418020107004,面积 45.19 公顷(样点面积为 0.2 公顷),年平均气温为 22.1℃,积温为 7000℃,无霜为 365 天,年均降雨量为 2200 毫米。土地利用现状为水田,土种类型为河泥田,土壤质地为重壤土,剖面构型为通体壤,有机质含量为 2.692%,土层厚度为 100 厘米,土壤养分状况良好,全氮含量 0.145%,全磷含量 0.080%,全钾含量 2.394%,速效磷 12.580ppm,速效钾 49.56ppm,pH 值为 5.3。地块形状为长方形,距中心镇 2 千米,田间道路宽度为 2 米,灌溉保证率和排水条件都为一级,无污染状况。早稻标准粮产量为 6075 千克 / 公顷,晚稻为 5925 千克 / 公顷,冬甘薯为17287 千克 / 公顷,合计标准量粮为 20644 千克 / 公顷。

该标准样地的自然质量等指数为 2927,自然质量等为 15 等;利用等指数为 2662,利用等为 14 等;经济等指数为 2169,经济等为 11 等地。国家级标准样地 12 景观及剖面见图 7-12。

图7-12 国家级标准样地12景观及剖面图

13. 国家级标准样地 13

该标准样地位于汕头市潮阳区金灶镇桥前村,所在的分等单元编号是 44051310600701,属于永久性农用地。土壤类型为潴育型水稻土中潮砂泥田土属的乌潮泥田,该土种土层深厚,耕性好,适种性广,各项养分含量较高,土壤质地以重壤土为主,土壤剖面构型为通体壤。

该标准样地地处平原,地势开阔平坦,地形平缓,坡度 <2°,地下水位较深,潜水埋深大于 60 厘米,地块大,地面平整。农田水利设施完善,具有良好的排涝能力,完全保证灌溉。区位好,交通便利,农业集约经营程度较高,花生、甘薯生产条件与利用水平属于全区最高范畴。早稻产量为 515 千克 / 亩,晚稻产量为 505 千克 / 亩,甘薯产量为 2911 千克 / 亩,标准粮实际产量为 1602.2 千克 / 亩,在全镇属于最高范围。自然质量等指数是 3345,土地利用系数达到 0.87,土地经济系数为 0.90,利用等指数和经济等指数分别为 2910、2620。国家级标准样地 13 景观及剖面见图 7-13。

图7-13 国家级标准样地13景观及剖面图

14. 国家级标准样地 14

该标准样地位于韶关市仁化县丹霞镇黄屋村,所在分等单元编号为 440224108204002,属于永久性农用地,处于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地理坐标为东经 113°10.826′,北纬 25°29.688′,海拔 112 米。

图7-14 国家级标准样地14景观及剖面图

该标准样地土壤属性为砂泥田,土壤质地为中壤,土壤 pH 值为 6.0,有机质含量为 2.5%,无障碍层,田间无岩石出露,土壤剖面构型为通体壤,无土壤污染现象。地块平整,基础设施齐全,具有良好的排涝能力,能完全保证灌溉。距离城镇较近,属于丘陵地区,交通比较便利,周围无工业厂房,没有遭到工业污染,农业集约利用程度较高,早稻、晚稻、花生、甘薯等生产条件与利用水平属于全镇最高范畴,土地利用系数达到 0.7361,土地经济系数为 0.7888。该地块所在农用地分等单元的利用等指数和经济等指数分别为 2171 和 1599,农用地自然质量等为15 等,利用等为 11 等,经济等为 8 等。早稻产量为 1000 斤 / 亩,晚稻产量为 1000 斤 / 亩,甘薯产量为 2000 斤 / 亩,花生产量为 300 斤 / 亩,在全镇属于最高范围。国家级标准样地 14 景观及剖面见图 7-14。

15. 国家级标准样地 15

该标准样地位于韶关市仁化县董塘镇高莲村,所在分等单元编号为 440224105219009,属于永久性农用地,处于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地理坐标为东经 113°39.578′,北纬 25°04.474′,海拔 101 米。

该标准样地土壤为泥肉田,土壤质地为中壤,土壤 pH 值为 7.0,有机质含量为 2.5%,无障碍层,田间无岩石出露,土壤剖面构型为通体壤,无土壤污染现象。地块平整度较好,基础设施齐全,具有良好的灌溉条件,排涝设施健全。距离城镇较近,属于丘陵地区,交通比较便利,周围无工业厂房,没有遭到工业污染,农业集约利用程度较高,早稻、晚稻、花生、甘薯等生产条件与利用水平属于全镇最高范畴。该地块所在农用地分等单元的土地利用系数为 0.7500,土地经济系数为 0.7503,利用等指数和经济等指数分别为 2187 和 1773 ;自然质量等为 15 等,利用等和经济等分别为 11 等和 9 等。早稻产量为 1000 斤 / 亩,晚稻产量为 1000 斤 / 亩,甘薯产量为 2000 斤 / 亩,花生产量为 490 斤 / 亩,在全镇属于最高范围。国家级标准样地 15 景观及剖面见图 7-15。

图7-15 国家级标准样地15景观及剖面图

16. 国家级标准样地 16

该标准样地位于韶关市曲江区白土镇苏拱村,所在分等单元编号为 440221111009008,地理 坐标为北纬 24°41′55″,东经 113°28′48″,海拔 55 米。用途为基本农田,土地利用现状为水田,土壤质地为砂泥田。成土母质为宽谷冲积物,土层深厚,有效土层厚度大于 1 米。土壤剖面构型为通体壤,表层质地为中壤,有机质含量为 2.9%,pH 值为 5.9,潜水埋深大于 100 厘米,地块平整,农田基础设施齐备,排灌条件 1 级,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早稻产量为 9000 千克 /公顷,晚稻产量为 8250 千克 / 公顷。该地块农用地自然质量等为 15 等,利用等为 12 等,经济等为 10 等。国家级标准样地 16 景观及剖面见图 7-16。

图7-16 国家级标准样地16景观及剖面图

17. 国家级标准样地 17

该标准样地位于高要市蚬岗镇蚬岗三村,所在分等单元编号是 4412830403002,年平均气温为 26℃,积温为 8115℃,无霜期为 340 天,年均降水量为 1750 毫米。土地利用类型为水田,属泥肉田,剖面构型为通体壤。位于平原地区,田面平坦,土层有效厚度约 140 厘米,地下水位在 60 厘米以下,无钙结核、侵入体和障碍层。耕作层表层土壤为中壤,土壤粘粒较多,但结构透气性尚可,颜色灰褐,湿润度较高,保水保肥性能好,有机质含量丰富,速效氮含量较高,速效钾含量中上,但速效磷缺乏,动物残余、植物根系较多。整个耕作层厚度 20 厘米左右。心土层呈棕灰色,含有大量锈斑、锈纹,颗粒较细,湿润度较高。底土层呈褐色,块状结构,土质粘重且较为紧实,含水量多,出水慢。灌溉保证率为 1 级,无污染状况,距居民点较近。早稻多年平均产量为 7400 千克 / 公顷,晚稻多年平均产量为 7250 千克 / 公顷。自然质量等指数为3042 ,自然质量等为 16 等;利用等指数为 2788,利用等为 14 等;经济等指数为 2614,经济等为 14 等。国家级标准样地 17 景观及剖面见图 7-17。

图7-17 国家级标准样地17景观及剖面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