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蒸好为什么很干、不松软,怎么办呢?

如题所述

包子蒸好为什么很干、不松软,怎么办呢?

首先来分析一下蒸好的包子为什么很干,蒸好的包子皮很干,有可能是面和的硬了,面团内部水分太少,蒸的时间太长,取出包子后,放一会包子皮就变干,完全冷了以后包子就变硬了。

包子不松软,说明面团第一次发酵不到位或者包好的包子没有经过二次醒发, 面团内部气孔不丰富,导致蒸出来的包子口感不够松软。也有可能是关火后立即掀开锅盖,锅内气压骤降使包子皮塌陷导致的不蓬松。

包子皮很干的解决办法

适当的增加水量:和面时面粉和水的比至少要达到2:1,也就说一斤面粉至少要加250克的水,由于不同品牌的面粉吸水性不同,有些面粉吸水性强一些,水量要达到260克甚至还要多一些,和好的面团手感要比蒸馒头的面团偏软一些。

排气时加猪油

:第一次发酵完成后揉面排气前,往面团里加入适量的猪油,一斤面粉加十五克左右的猪油,猪油能保持包子皮水分不流失,增加柔软的口感,还能使放凉的包子皮不硬化。

包子皮不松软的解决办法

两次发酵一个都不能少

:和面时,酵母粉的用量是面粉的百分之一,化开酵母要用温水,水温约在三十度左右,和面的面团要密封起来放到温暖的地方。面团体积增大两倍以上,面团内部有丰富的蜂窝组织。在不确定是否发酵到位的情况下,在面团中间用手指戳一个洞,洞口的面团不塌陷不回缩,就说明第一次发酵到位了。

二次发酵指的是将包好的包子再进行一次发酵,二次发酵的目是使面团内部再次充满气孔,使蒸出来的包子更加松软。二次发酵没有标准,只能从体积和褶皱的变化来判定,包子体积有明显增大,褶皱舒展开来,就可以上锅蒸了。

关火后焖三五分钟

:这一步非常关键,有可能前面每一步都非常到位,却因为关火后立即开锅导致包子成死皮。焖三分钟的目的是让锅内的气压下降,蒸汽凝结,温度下降,这样再揭开锅盖就不会出现塌陷死皮的包子。

包子皮松软可口,包子馅营养丰富,也是早餐常见的主食之一,但有一部分南方人是不会蒸馒头包子的,看似繁琐的操作只要掌握正确的方式,做起来也是非常简单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08
包子蒸好以后很干、不松软,是因为在发酵、揉面、蒸制等过程中有些细节没有做好,导致包子做出来面发死,就是像死面的一样。
1、首先是面粉的选择,蒸包子应该选择中筋面粉,高筋面粉是用来做面包的,低筋面粉是用来做饼干等食品的。

取适量普通中筋面粉放入盆中,并将一小勺白糖掺入面粉中。在面粉中加入一点白糖,能够更好的促进发酵,使做出来的发面食品更白更松软。

2、现在蒸包子一般都用发酵粉,超市里都有卖,很方便。把发酵粉用温水充分溶解,水温以不烫手为宜。然后把发酵粉水倒入面盆中,搅拌均匀。发酵粉的用量可以参照发酵粉袋子上的标注,5克发酵粉大约能发一千克面。

3、接下来再一边搅拌,一边慢慢往面粉中加入适量温水,可以一手拿筷子搅拌面粉,一手往里倒水,直到盆中的面粉都变成大面絮,没有干面粉了,就停止加水,用手把面揉成光滑的面团。

这个过程应该注意水的用量,水多了面太软,水少了面团太硬,要徐徐加入水,把面团活的软硬适中才可以。

这个过程的揉面非常重要,面团一定要多揉一会儿,揉至光滑才可以,大约需要五分钟。怎样检验面团揉好了呢?揉面要做到“三光”,就表示面团活好了,就是面团活好以后盆子是干净的没有粘上面粉的,手上也是干净的没有粘上面粉的,面团是光滑的,即三光。
第2个回答  2021-01-11
这可能是我们在发面的时候没有发酵好,我们可以先将面粉中加入一些酵母,搅拌均匀,之后揉成面团,然后在面团上涂抹上一层猪油,盖上保鲜膜发酵,这样做出来的包就不会干
第3个回答  2021-01-10
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在和面的过程中水倒得少了,导致面不松软,在醒发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发酵。所以才会导致不蓬松,可以在面粉中加入鸡蛋和多一点点的水。
第4个回答  2021-01-08
发面的火候很重要,提前发面,呈现蜂窝状就可以,发好之后,不要再加面了,适当的面粉不黏就可以了,包好包子之后,要二次醒发,半小时左右,然后正常蒸包子就可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