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语中的句子,什么时候要用汉字表达,但是什么时候却不需要用呢?

有时候呢看到那些日语句子,总会有一些是有用汉字去表达某些词的,但是为什么既然意思都一样,不把全部都变成汉字,或全用假名表示呢?用汉字表示有什么区别啊?不就是一样嘛~~~

我上大一时也有过相同疑问,并认真向我们日本外教请教过。
日语字分为假名和汉字,日语音的基础是五十音图(类似于汉语的26字母表),五十音即是假名。日语不同于中文汉字,它有不同词形变化,常在汉字后缀上不同假名表示不同词形变化。如,勉强(学习的意思,单纯这个词是名词),而[勉强する](动词学习)。

其次,日语也像中文一样相同的发音可以对应着不同意思的汉字,而且不像英文一样单词与单词之间有间隔,若都用假名,很容易产生歧义。如,桃もすもも桃です(桃子和李子都是桃类),要是全用假名的话就变成:もももすもももももです。再加上もも还有大腿的意思,只是与桃子的读音在重音上有差别,要是书面表达的话,即使土生土长的日本人都会犯糊涂。
所以日文汉字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人们对日语的理解,是用日语正常交流的必要。

PS:其实,很多日本人也特头疼日文汉字呢,想必亲也知道---日语汉字绝大多数类似于繁体汉字,而日语假名则是由汉字的偏旁部首或汉字的一部分简化演变而来,孰难孰易一目了然,为什么日本人还是不得不用汉字呢?当然是其利大于弊,且必不可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1-01
文部省规定有2000多个当用汉字,这个是日本人使用汉字的规范,日语跟中文不一样,日语只要知道读音用假名写出来是不会有问题的。小学生写作文就差不多是全假名,汉字以及汉语词汇的使用跟文化程度有关系,汉语词用得多用得正确是文化水平高的表现。
汉字是表意文字,假名是表音文字,就读取速度而言,汉字的效率比假名高。用汉字也是便于阅读,全部写成假名的话有时候要先读一遍才知道是什么意思,而用汉字就一目了然。
第2个回答  2010-01-01
写汉字日本人是看的懂的, 你说的那种有假名的,多是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有假名的话,是为了单词的变形,过去式啊,意志型啊,否定,可能,禁止型,命令型。有很多种,日语的学习最难得也就是单词的变型。

这么说的话是否可以明白一点?如果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欢迎提问。

回答完毕,希望对您有帮助!
第3个回答  2010-01-01
因为日语同音字较多,如果不使用汉字的话基本上就会乱七八糟,也会看不懂把你给逼疯了
相似回答